![]() |
![]() |
主要审查以下两点:第一,夫妻之间是否形成共同生产经营合意,包括共同决定生产经营活动或者一方认可另一方生产经营活动;第二,夫妻之间是否实际共享生产经营活动收益。
夫妻双方不必在经营体中共同参与管理。我国家庭生产经营活动中,大多情况下是夫妻一方直接参与经营体的管理,另一方可能只操持家务而不直接参与管理,参与管理一方的收入是家庭主要收入。夫妻之间虽然分工不同,但是经营管理的行为仍应概括为夫妻双方为了创造美好生活而表现出来的共同意思表示。若夫妻一方未直接参与经营管理,便无法认定共同生产经营,此观点与立法本意不相符,应结合夫妻双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及作用综合认定。
关于生产经营类型的理解。夫妻之间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主要有夫妻共同投资经营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责任公司、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等其他有实体经营组织的经营活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经营形式并未以合伙、公司、个体工商户等形式进行登记或注册,例如,自媒体行为、地摊行为,但只要不违反法律,不违背公序良俗的营利性行为均可认定为生产经营活动。
关于共享生产经营活动收益的理解。如果围绕共同受益构建评判标准,判定夫妻一方负债时,是否可以将夫妻一方名义负债当作是共同债务,只要看债务是否对配偶带来利益。
·一方清偿共同债务后可否向另一方追偿
可以。
在夫妻共同债务中,一方就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基于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向另一方主张追偿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