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8876507 18667830319
律师团队
>>
  • 浙江律师浙江律师
  • 浙江律师浙江律师
  • 浙江律师浙江律师
  • 浙江律师章律师
业务范围
>> 
提供浙江省各市县区专业法律服务,免费解答法律问题,处理婚姻家庭纠纷、房产纠纷、公司投资、经济合同、知识产权、刑事犯罪辩护等。
律师在线
>> 

擅长领域
>> 
 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交通事故该怎样办理伤残鉴定


浙江律师网 www.zj64.net


  交通事故如果致人伤残,必然要面临赔偿问题,而赔偿的主要依据就是交通事故的伤残等级,所以发生交通事故后,被害人一定要尽快去伤残鉴定部门进行伤残鉴定。那么交通事故该怎样办理伤残鉴定呢?我们整理了相关资料,请跟随一起在下文中了解详情吧。
  
  一、交通事故该怎样办理伤残鉴定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指派或聘请的具有专门知识、承担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人员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等级的过程。
  
  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因交通事故受伤致残并需要进行伤残评的,必须在治疗终结后15日内即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后15日内,由受伤的当事人先向公安机关申请伤残评定,公安机关才可以进行评定,如受伤的当事人不提出申请的,则视为一般受伤。伤者必须在治疗终结后的15日内申请伤残鉴定。如果伤者15天内不提出伤残评定申请的,视为自动放弃得到残疾者生活补助费和残疾用具费的权利。超过申请期限提出的申请是无效申请,即医疗终结后15日以后的申请为无效申请,公安交通管理机关不再受理。 申请应当向处理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以书面形式提出,公安机关在接到伤残评定申请书后30日内作出伤残评定,并制作伤残评定书送达当事人,或者向当事人推荐鉴定机构由当事人自行选择。
  
  公安机关评定伤残等级的依据:一是医院证明,二是公安部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受伤人员符合两处以上伤残等级者,应以伤残程度重的等级作为最终评定结论,但须分别写明各处的伤残等级。
  
  当事人对伤残评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评定书后1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评定。这里的当事人仅指交通事故中因伤致残的当事人,不包括未受伤的另一方当事人。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评定申请书后30日内,应当作出重新评定的决定,并将重新评定的结论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根据规定,上一级公安机关作出的重新评定的结论是最终的决定。
  
  二、交通事故伤残如何划分等级
  
  1、一级伤残划分依据
  
  (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2)意识消失;
  
  (3)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4)社会交往完全丧失。
  
  2、二级伤残划分依据
  
  (1)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3)不能工作;
  
  (4)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3、三级伤残划分依据
  
  (1)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3)明显职业受限;
  
  (4)社会交往困难。
  
  4、四级伤残划分依据
  
  (1)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3)职业种类受限;
  
  (4)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5、五级伤残划分依据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3)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4)社会交往贫乏。
  
  6、六级伤残划分依据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降低;
  
  (3)不能胜任原工作;
  
  (4)社会交往狭窄。
  
  7、七级伤残划分依据
  
  (1)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2)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3)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4)社会交往降低。
  
  8、八级伤残划分依据
  
  (1)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远距离流动受限;
  
  (3)断续工作;
  
  (4)社会交往受约束。
  
  9、九级伤残划分依据
  
  (1)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10、十级伤残划分依据
  
  (1)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3)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一般而言,办理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以及确认交通事故伤残的等级都是为了后续的赔偿做准备,所以一旦涉及交通事故就不是单纯的某一环节的问题,而是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慎重对待,所以最好求助于专业律师,请他介入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保险理赔、索偿的全过程,这样可以最好的维护自身的最大利益。
  
  


·太后悔交了社会抚养费能退回吗?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曾经为了能有效可控制人口增长速度而采取计划生育政策,并向那些不按计划生育的人群征收社会抚养费。但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及人口结构的改变,该生育政策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各地区正逐步的将二胎政策推广开来。那么太后悔交了社会抚养费,还有退回的可能性吗?下面就由我们为...


·车辆被套牌违章该怎么办
      车辆被套牌违章该怎么办一、车辆被套牌违章该怎么办 因车辆被套牌的,车主可选择向机动车登记地或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案。 根据公安部的相关规定,对通过交通违法证据图片比对发现套牌违法车辆与被套牌车辆特征明显不符,或者报案人能够提供证据证明车辆号牌被套用的,公安机关交通...


·公司股权转让交税的相关问题有哪些?
      公司股权转让交税的相关问题有哪些? 在我国,公司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责任有限公司,另一种是股份有限公司,两者要相互的区别。在一家公司之中,就会有大大小小的股东,股东是股份的持有者,股份持有的多少关系着i股权的大小,股权是不能随意转让的,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那么公司股权转让交税是...


·交通事故责任方不垫付会被起诉吗
      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小意外,尤其是出门在的时候,外交通事故发生的平率还是很高的。在交通事故中,如果不幸受伤而对方又是责任方且不愿意垫付医药费是合法的吗,可以对此提起诉讼吗?关于“交通事故责任方不垫付会被起诉吗”这一问题,我们就解决方案做了以下整理,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惑。一、交...


·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交社保
      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交社保 1、用人单位违法在先,你书面提出离职后可以立即走人,并要求单位支付你拖欠的工资、押金、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经济补偿金、加班工资等;从你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2、关键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工作证或工...


·交通肇事罪是否吊销驾照
      一、交通肇事罪是否吊销驾照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国务院于1991年9月22日颁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需...


·车祸脸上留疤鉴定标准是什么?
      车祸脸上留疤鉴定标准是什么? 一、车祸脸上留疤鉴定标准是什么? 车祸脸上留疤鉴定标准是严格的按照我们《国家人体伤害残疾标准》的进行判断。 Ⅰ级伤残 头面部损伤致: a)双侧眼球缺失; b)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5级。 Ⅱ级伤残 头面部损伤致: a)...


·如果是公司法人用交社保吗?
      如果是公司法人用交社保吗? 对于整个公司来说,公司的法人就是一家之主一样,那公司法人需要像普通的职工一样缴纳社保吗?根据相关的说法,公司的法人是有独立的财产,可以依据自己的名义来缴纳相关的社保,但是总的来说,公司法人是不需要缴纳社保的。 一、公司法人需要缴纳社保吗 公司法人...


·人伤交通事故中车辆损失赔偿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人伤交通事故中车辆损失赔偿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难以确定,侵权人因此获得利益的,...


·火车票退票费多久到账
      火车票退票费多久到账 一、火车票退票费多久到账 1、如果订单显示已经退票,那就是已经退票了,没有收到任何其他的比如邮件或者银行卡没到账之类的,请耐心等待一到两个工作日。 2、如果不能确信自己到底有没有退票成功,那就打12306客服电话,到时候需要报上网络订票注册人的身份证号...


·特大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找专长律师:交通事故律师 医疗纠纷律师 知识产权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土地房产律师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我国将交通事故划分为四类: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以及特大事故。每一次的交通事故都伴随着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特大交通事故,更是损失惨重。今天我们就...


首 页 | 律师简介 | 服务领域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22 浙江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8868876507 18667830319